()
(lìng)
(zhì)
(hūn)

基本释义

  • [ 成语形式 ]ABCD式的成语
  • [ 成语结构 ]主谓式成语
  • [ 常用程度 ]常用成语
  • [ 感情色彩 ]贬义成语
  • [ 成语繁体 ]利令智昬
  • [ 成语正音 ]昏,不能读作“yūn”。
  • [ 成语语法 ]作谓语、定语;指贪财
  • 利令智昏英语翻译暂无

详细释义

拼音怎么读

[ lì lìng zhì hūn ]

意思解释

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,把什么都忘了。

用法示例:

独苦国人无识者,利令智昏,则不免受其饵矣。(章炳麟《敬告对待间谍者》)

近义词

见利忘义利欲熏心

反义词

见利思义舍生取义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鄙谚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(赵胜)负冯亭邪说,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,邯郸几亡。”

战国时代,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,经常发动战争。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,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。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,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,怕上党也守不住,就写信给赵国,表示愿意归顺,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。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,意见不一,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。平原君赵胜说:“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,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,就可以得到,为甚么不要呢?”平阳君反对说:“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,轻易要了,恐怕会招来大祸。”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,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,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,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。秦国知道后,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,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。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,国都邯郸也被围困,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,说服楚王联赵抗秦,最后楚国出兵,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。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,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。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“利令智昏”。

  • 爱人利物:爱护人民,力求有利于人民。
  • 本小利微:微:薄。本钱小,利润薄。指买卖很小,得利不多。
  • 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:智:智慧,见识。不经历一件事情,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。
  • 不知利害:不知什么为利,什么为害。
  • 百世之利: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。
  • 辩口利舌:指能言善辩,伶牙利嘴。
  • 猜枚行令:猜枚:一种酒令,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、数目等。现亦指划拳。行令:行酒令。喝酒时行酒令。
  • 晨昏定省: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
  • 成败利钝:利:锋利,引伸为顺利、成功。印:不锋利,引伸为挫折。成功或失败,顺利或不顺利。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。
  • 吃一堑,长一智:堑:壕沟,比喻困难、挫折。受一次挫折,增长一分见识。

利令智昏的意思是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,把什么都忘了。